历史上成都水系发达,河流纵横。
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另一方面,带动人气更加兴旺。如由乡贤陈万强名下的汕头市万盛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厂房及配套项目,预计2024年竣工。
【记者】谢晓莉 【通讯员】郭文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肖婉琦。据统计,2023年1-11月,潮阳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4%。潮阳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差异化布局,推动金浦、贵屿两个园区特色发展、优势发展,打造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此外,潮阳区还积极拓展产品展销会、新品发布会、签约购销会,大力发展现代商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不断推动商品物流集聚、餐饮娱乐集聚、休闲旅游集聚,有效促进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经济强起来,2023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潮阳区把总面积5100亩、总投资305亿元的汕头国际纺织城,作为引领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龙头工程来抓。
特别是在建设用地极度紧缺、村民住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征收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建设汕头国际纺织城,起初有部分镇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汕头国际纺织城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景象。清远鸡预制菜加工车间 从一只鸡,到百亿鸡,清远鸡产业不断壮大。
根据《清远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清远鸡存栏6000万只,年出栏清远鸡2亿只,产值120亿元。综合产值约68亿元,同比增4.6%。始创于1964年的广州名菜之一、有广州第一鸡之说的清平鸡,也正是以清远鸡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林间草地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土地肥沃,为鸡仔提供了丰富的蚁虫饵食,放养过程中鸡会饮用溪涧河流的洁净水源,并自行觅食大量的嫩草、虫蚁、鱼、虾等天然食饵,补充多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鸡肉品质得以提高。每逢过年,吃就成了头等大事。
广东人喜欢吃鸡,省内也有不少名鸡,包括阳山鸡、龙门胡须鸡、封开杏花鸡、信宜怀乡鸡、中山沙栏鸡等,但这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还当属岭南第一鸡——清远鸡。先知清远鸡,后闻清远市,清远鸡已然成为了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上世纪七十年代,清远鸡的名声更是传遍五湖四海,成了港澳地区家喻户晓的美食,也是出口港澳的重要畜禽产品之一。目前清远拥有天农、晁谷、爱健康、农一代等10余家预制菜生产企业以及18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同时,清远把标准化引入了清远鸡产业生产,企业在品种选育、种鸡养殖和种蛋孵化、绿色饲料生产、商品代鸡饲养管理、免疫检测与疾病防控、活禽批发、屠宰加工、活禽冷链配送、终端专卖等各环节都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极大提升了清远鸡的生产品质、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日间放养完后,农民会将鸡只收回家中,用竹制的篱笆或鸡笼圈起,第二天一早再放出散养。当时,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离开了清远的山、清远的水,清远鸡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清远鸡,只有使用真正的清远鸡原种鸡苗,在清远地区按原生态养殖环境培育出来的鸡,才是真正的清远鸡。
由于清远鸡特别适于制作白切鸡、葱油鸡、豉油鸡等名菜,受到了众多食客喜爱,在香港市场的售价曾一度居各种活鸡之冠。清远鸡也因这段外交美谈名声大噪,被列入国宴菜谱。
其中,爱健康公司建成产能可达1万份/天的预制菜生产线,推出盐焗鸡、冬菇鸡、五指毛桃鸡、豉油鸡等多款预制菜产品以及预制汤新品,设立了叹鸡品牌实体店,并通过盒马、朴朴、淘菜菜等大型平台以及酒店等渠道远销珠三角城市,销量约2000份/天。存栏约4222万只,同比增长4.2%。
目前,清远鸡的生产集家禽育种、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管理、禽病监控、食品加工、产品营销、电子商务于一体,产业规模稳步扩增,全产业链稳步发展。正宗的清远鸡皮爽弹牙、肉质劲道有嚼劲,既源于鸡苗的纯种选育,更得益于清远鸡独特的饲养方式——山地走地散养。综合产值约62亿元,同比增长18.9%。为了迎接这位贵宾的到来,周恩来总理特别要求甄选菜肴,希望色香味俱全的国宴能帮助促成中美建交,同时又能展现中国丰富的物产和五千年的饮食文化。据《清远县志》记称:鸡,近来交通方便,计小贩收买各乡家禽之鸡远销省垣,每年售价数万元2023年,肇庆市在三农领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施百千万工程方面均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抓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大力打造10个产业集群,推动鼎湖区沙浦镇等产业强镇建设,打造一批农业强镇和土特产强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要坚持产业兴农,以七大抓手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一要践行大食物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粮仓。
推行建房施工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抓强链补链,推进5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推动高要粤腾、广宁永盛、封开粤宏康、封开皇上皇等全产业链项目尽快投产。
稳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推进打造10个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抓农旅融合,拓展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重点抓好鼎湖沙浦镇中国农业公园、高要哈哈乐农耕文化产业园、四会石狗兰花产业片区等农文旅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乡村休闲精品。三是用好改革创新关键招,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强和规范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三资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肇庆样板。
一是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的党员干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省委、市委交给的工作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强市上发挥应有的贡献,以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奋力谱写肇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抓品牌建设,持续开展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肇字号土特产品牌创建计划,持续扩大肇庆柑橘、肇庆预制菜、封开杏花鸡、四会兰花、高要罗氏沼虾等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攻坚行动,继续打造农村四小园生态板块,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和农村厕所革命,全市全年所有村要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80%以上村整村厕所改造提升,完成2.1万户农房微改造。
即抓园区建设,抓好现有1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项目建设和提质增效,加快怀集畜禽加工补改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重点聚焦全市18个典型镇、108个典型村,加快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肇庆融媒: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建更多经济强县、经济强镇,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市农业农村局接下来如何部署相关工作? 陆开朝:我们要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安排,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市成百上千工程,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双百工作队创建活动,力争所有帮扶工作队创建为双百工作队。抓主体培育,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220家,全市农民合作社数量突破4100家。省级示范镇5个以上,省级示范村50个以上。
2024年,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将如何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肇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肇庆融媒: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海洋牧场,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将如何推动落实这些工作任务? 陆开朝: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肇庆三农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肇庆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只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乡村,以互联网思维做好农产品销售,才能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方面取得新的成效。深入开展五大提升行动,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我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抓精深加工,聚焦全市大宗农产品和土特产加工短板,大力发展粮油、南药、罗氏沼虾、杏花鸡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推进建成的7条和在建的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升,重点推进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精品民宿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建设一批A级乡村旅游村庄,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督促指导德庆县全面完成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试点任务。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全市6.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撂荒耕地整治,着力抓好高要区耕地零撂荒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甘薯产业发展三年(2024-2026年)提升行动,建设广宁、怀集等甘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年度新增种植甘薯1万亩以上,全年甘薯种植面积接近18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力争全年生猪出栏量350万头以上、保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5万亩,奋力夺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丰收。
留言0